· 全国优质服务示范医院 南通市卫健委直属公立三级医院
· 全国人文关怀示范医院 急救电话:0513-80886205;服务热线:0513-80886688
送给老年人的健康月饼指南
发布日期:2025-10-07 16:03:28

  一轮明月,一份团圆。中秋佳节,月饼作为传递情意的传统美食,必不可少。但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何健康享用月饼,需要一份特别的关爱。老年朋友们如何在在尽享节日氛围的同时,保证身体健康?我们从科学角度出发,梳理了一份“健康月饼指南”——

  一、先了解:老年人吃月饼,“怕” 什么?​

  首先要明确,月饼的食材特性与老年人的身体需求存在一定 “矛盾”:​

  • 高糖分:传统月饼(如莲蓉、豆沙、五仁)含糖量普遍在 30%-50%,即使是 “低糖月饼”,为保证口感也会添加少量糖分,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对糖尿病老人尤其不友好;​
  • 高脂肪:月饼皮多由猪油、黄油制作,馅料中的坚果、肉类(如蛋黄、火腿)脂肪含量高,过量食用会增加血脂负担,还可能诱发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
  • 高热量:1 块中等大小的月饼(约 100 克)热量约等于 3-4 碗米饭,老年人代谢较慢,多余热量易转化为脂肪堆积,加重体重和心血管负担。​

  二、记要点:老年人吃月饼的 “四要原则”​

  1. 要 “浅尝辄止”,控制食用量​

  老年朋友食用月饼,核心原则是 “少吃”:建议每次只吃1/4 块(约 25-30 克),且每天最多吃 1 次。可将月饼切成小块,与家人分享,既能满足口味,又能避免过量摄入。​

  2. 要 “选对时间”,避开空腹与睡前​

  • 不空腹吃:空腹时胃酸分泌较多,月饼中的高糖、高脂成分会刺激胃黏膜,可能引发胃痛、反酸等不适,尤其对有胃炎、胃溃疡的老人更危险;​
  • 不睡前吃:睡前 3 小时内不宜食用月饼,夜间身体代谢减慢,月饼的热量和脂肪难以消化,易导致血脂升高、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增加夜间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推荐时间:可在两餐之间(如上午 10 点、下午 3 点)少量食用,此时胃内有食物缓冲,且能避免影响正餐营养吸收​

  3. 要 “搭配饮食”,降低身体负担​

  吃月饼时,可搭配以下食物,帮助减轻消化压力:​

  •  搭配清淡饮品:如温开水、淡茶水(绿茶、菊花茶,避免浓茶),能促进消化,减少油腻感;不建议搭配含糖饮料、咖啡,以免加重血糖波动和胃肠刺激;​
  •  搭配新鲜蔬果:如苹果、梨、黄瓜、西红柿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能促进肠道蠕动,平衡月饼的高糖、高脂成分;
  •  调整当日饮食:吃月饼的当天,应减少其他主食(如米饭、面条)和高脂肪食物(如肉类、油炸食品)的摄入,避免总热量超标。​

  4. 要 “关注身体”,出现不适及时停​

  食用月饼后,需留意身体反应:若出现腹胀、腹痛、反酸、头晕、心慌等不适,应立即停止食用,多喝温开水,适当休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尤其对于糖尿病老人,吃月饼后应监测血糖,若血糖明显升高(如空腹血糖超过 8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超过 11.1mmol/L),需及时调整饮食或咨询医生。

  三、划重点:特殊人群吃月饼的 “禁忌提醒”​

  以下老年人群需特别注意,甚至需避免食用月饼:​

  •  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稳定(如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10.0mmol/L),应避免食用月饼;若血糖控制良好,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无糖月饼”(注意查看配料表,确认无蔗糖、麦芽糖浆等成分),且每次只吃 1/4 块,同时减少当日主食量,并密切监测血糖。​
  •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应选择低脂、低盐的月饼(如无蛋黄、无火腿的素馅月饼),严格控制食用量,避免因高脂摄入导致血脂升高、血压波动,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  消化功能较弱者:如患有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的老人,月饼的高糖、高脂成分会加重胃肠负担,可能诱发急性发作,建议尽量不吃或只吃极少量(如 1/8 块)软质月饼(如冰皮月饼,但需注意冰皮月饼冷藏保存,避免生冷刺激)。​
  • 肝肾功能不全者:月饼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分需要通过肝肾代谢,会加重肝肾负担,应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食用,且需选择低糖、低脂、低蛋白的月饼,严格控制摄入量。
(通讯员:张洁)
 
地 址: 南通市永和路881号 咨询电话: 0513-80886688、0513-80886699

官方微信号
在线挂号查询

官方咨询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782号  苏ICP备14014927号-1

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市肺科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