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优质服务示范医院 南通市卫健委直属公立三级医院
· 全国人文关怀示范医院 急救电话:0513-80886205;服务热线:0513-80886688
那些关于“奶量”的真相,比催奶汤更重要的事
发布日期:2025-08-07 14:08:00

  每年8月1日至7日的世界母乳喂养周,都在提醒我们:母乳喂养从来不是简单的“吃什么”,而是一场关于爱、科学与理解的修行。今天,我们来聊聊那些被热议的催奶、回奶传言,以及藏在食物背后的母乳喂养真相。

  

图片

 

  催奶食物:是“神助攻”还是“心理安慰”?

  01鲫鱼文蛤汤、通草猪蹄汤

  在南通的月子餐单里,鲫鱼文蛤汤、通草猪蹄汤几乎是“标配”。老人们说,文蛤补气血、鲫鱼消水肿,搭配起来能让奶水“像泉水一样涌出来”;通草猪蹄汤更是被奉为“催乳圣品”,理由是猪蹄补血、通草“通乳”。

  但营养师的提醒值得深思:汤里的营养其实远不如汤里的肉——蛋白质、脂肪等关键营养素大多留在固体食材中,汤的主要作用是补充水分,以及使心情愉悦。就像一位宝妈说的:“喝着妈妈熬的汤,心里踏实,好像奶水都变多了。”

  02“脐带血催奶”偏方

  有人说“脐带血催奶”偏方喝了能让奶水“暴涨”,也有人喝完毫无变化。

  其实,产后3天左右乳汁骤增,本是身体的自然反应——宝宝频繁吸吮刺激垂体分泌泌乳素,这才是“奶量开关”。

  催奶的核心不是“吃什么”,而是“宝宝吸得够不够”。一位剖宫产妈妈的经历很有说服力:她术后因肠梗阻仅靠米汤和白开水度日,却因宝宝每2小时一次的频繁吸吮,在产后3天乳房胀满,宝宝吸吮后,乳汁开始自主从乳房中流出。这印证了一个道理:宝宝的嘴巴,才是最有效的“催奶器”。

  二、回奶传言:花椒、韭菜真能让奶水“消失”?

  比起催奶,回奶的民间说法更“玄乎”:炒麦芽泡水能“收奶”,哺乳期碰不得韭菜、花椒,烧饼、馒头会让奶水变少……

  婷婷的故事给了我们一记警醒:

  这位自称“奶牛妈妈”的宝妈,只因吃了一串带花椒的羊肉串,就坚信奶水“突然没了”,甚至梦见宝宝饿得大哭。可医生检查时却发现,她的乳房饱满,宝宝吸吮时吞咽声清晰——原来,是“花椒回奶”的焦虑让她忽略了一个事实:母乳喂养到一定阶段,乳房会进入“供需平衡”,不再时刻胀痛,这恰恰是哺乳顺利的表现。

  真相是:食物对奶量的影响因人而异。炒麦芽、芒硝等被传为“回奶神器”,其实更多是缓解回奶时的肿胀;真正决定奶量的,是“移出乳汁的频率”。减少吸吮次数,奶水自然会慢慢减少——这比任何“回奶食物”都更可靠。

  三、母乳喂养的核心:比食物更重要的三件事

  01宝宝的吸吮,是最好的“调节器”:乳汁分泌遵循“多吸多产”的规律:宝宝吸吮时,妈妈大脑会收到“需要更多奶水”的信号,泌乳素和催产素随之分泌。就像那位剖宫产妈妈,哪怕没喝一口催奶汤,仅靠宝宝日夜不停地吸吮,照样实现了充足泌乳。02妈妈的心情,是奶量的“隐形开关”:焦虑、压力会抑制催产素分泌,让奶水“藏起来”。婷婷的“没奶”,本质上是对“花椒回奶”的过度担忧所致;而那位剖宫产妈妈,正是靠着“宝宝含着乳头就幸福”的心态,在病痛中维持了泌乳。03

  离乳是场“渐进式成长”,别让食物“背锅”:若到了离乳阶段,“突然断奶”比任何回奶药都伤妈妈——可能引发乳腺炎,也会让宝宝陷入焦虑。不如试试“渐进式离乳”:慢慢延长哺乳间隔,减少吸吮次数,让身体和宝宝都有适应的过程。偶尔用炒麦芽、芒硝缓解不适是辅助,但真正的主角,是妈妈与宝宝共同完成的“分离修行”。

  母乳喂养,是爱不是“任务”

  母乳喂养周的意义,从来不是强迫妈妈“必须喂到多久”,而是告诉大家:科学喂养的前提是理解自己和宝宝。不必为“没喝够催奶汤”愧疚,不必因“碰了回奶食物”恐慌——当宝宝在怀里安心吸吮,当妈妈享受这份亲密,奶量的多少,自有身体与爱来平衡。

  愿每个妈妈都能卸下焦虑,在母乳喂养的路上,收获属于自己的从容与幸福。

地 址: 南通市永和路881号 咨询电话: 0513-80886688、0513-80886699

官方微信号
在线挂号查询

官方咨询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782号  苏ICP备14014927号-1

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市肺科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