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多月前,73岁的李老伯(化名)因胸部肿瘤在当地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不料,屋漏偏逢连夜雨——术后老人因出现严重并发症,肺部感染严重,氧合不能维持,病情急剧恶化,一度呼吸衰竭。情况紧急!为挽救生命,当地医院为其紧急实施了气管切开术,气切导管成了他维持生命的“关键通道”。不曾想,这根一度救命的管子,在日后却成了他难以摆脱的“枷锁”。病情稳定后,当地医院多次尝试脱机拔管,均以失败告终,为寻求进一步诊治,
老人转入南通六院↓↓
精准评估+多学科协作
扫清障碍,成功破局!
刚入院时,除肺部感染严重和呼吸衰竭外,老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液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中,同时还存在胃肠功能紊乱和心律失常,循环不稳,全身状况较差。随后,老人转入重症医学科密切监护治疗。
面对老人复杂病情,南通六院组织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消化内科、康复医学科、临床药学室、营养科等多学科会诊,经过细致讨论与全面评估,为其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步步为“赢”,为后续成功拔除气切套管、畅享自由呼吸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好基础:控制肺部感染,稳定生命体征
重症医学科团队通过床旁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振动排痰、雾化治疗等手段,加强气道管理,帮助老人廓清气道、改善通气功能,同时予以抗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抑酸护胃、胃肠减压、脏器保护、肠内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
另外,康复医学科团队提前介入,予以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和主被动训练,改善呼吸功能,防止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左图:肺部病灶较先前明显吸收
搭桥铺路:康复赋能,唤醒身体机能
一周后,待肺部感染得到初步控制、全身情况趋于稳定,李老伯拔除了胸腔闭式引流管,老人的治疗也进入功能恢复阶段。康复医学科团队给予渐进式呼吸肌训练、咳嗽排痰训练等综合治疗,以保持气道通畅,增强呼吸肌力量与耐力。
针对胃肠功能障碍,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下,老人开始尝试经口摄食训练,从鼻饲管“被动喂食”,到自主进食流质、半流质食物,稳步向正常饮食过渡。
▲脱机成功后,老人在康复师和护士陪伴下行走
成功脱机:渐进式堵管,顺利拔管
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系统康复,李老伯的感染指标下降,呼吸肌力量得到显著提升,成功脱机后,老人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专科治疗。
启动“堵管”训练!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延长堵管时间,模拟拔管后的呼吸状态,锻炼老人的呼吸储备能力,从最初的半小时,逐步延长至2小时、半天、全天。全程老人未出现呼吸困难、呛咳等不适,拔管时机成熟!
8月14日,李老伯成功拔除气切套管和鼻饲管。“刚入院时,我爸身上插满了各类管子,呼吸困难,卧床不起,到现在可以下床活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衷心感谢医疗团队的精心医治和悉心照顾。”家属欣慰说道。目前,老人已顺利康复出院。
每一位急危重症患者的成功救治,都是一场紧密协作、分秒必争的生命“接力赛”。一直以来,南通六院始终秉持“生命至上、精准协同”的理念,从病情诊断到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从紧急抢救到后期康复训练,每个环节紧密衔接、高效配合,背后都凝聚着多学科团队的专业智慧与不懈坚守。未来,医院将继续完善多学科协作机制,不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以更精湛的医术、更优质的服务守护生命健康,传递更多希望与力量。
上一篇:突然“失声”!八旬老人体内惊现“不定时炸弹”,南通六院多学科协作化险为夷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号
在线挂号查询
官方咨询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782号 苏ICP备14014927号-1
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市肺科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