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周四下午,南通六院特聘上海龙华名中医周时高教授的专家诊室门外总早早排起长队,在医护人员有序引导下,患者们安静而耐心地等待就诊。
诊室内,周时高教授以一贯的温和与专业为患者把脉问诊,通过望闻问切,精准辨证,结合病史体质,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调理方案。
这些患者中,有长期随访复诊的“老熟人”,与他建立了深厚信任,见证了中医调理的显著疗效;也有听闻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慕名而来的“新面孔”;更有被中医药文化吸引,专程前来体验传统魅力的国际友人。
▲国际友人慕名前来问诊
周时高教授擅长风湿免疫类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治,尤其在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干燥综合征、顽固性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疾病的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对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痛风等慢病的中医药调理与健康管理具有深厚造诣。此外,在内科疑难杂症如顽固性失眠、心悸、咳喘、头痛、耳鸣以及中风后遗症、妇科炎症、月经失调等疾病诊治方面也疗效显著。
门诊坐诊
病房会诊
典型案例
60岁的刘阿姨(化名)患有血管炎,属风湿免疫类疾病,一直以来饱受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皮疹瘙痒等困扰,辗转多家医院却始终未能明确病因,病痛的反复折磨让她苦不堪言。
去年10月,她经推荐找到周时高教授。经系统诊察,周时高教授锁定病因,以疏肝理气、养阴凉血、清热解毒为法定制方药。经一段时间调理,刘阿姨的病情明显好转。
复诊时,刘阿姨提到近期有咳嗽、皮肤仍偶痒,周时高教授细致问询其睡眠、二便、舌脉及生活习惯,随后在原方基础上优化核心药材,增加增强免疫、活血通络及止咳化痰之品,并叮嘱:“血管炎虽难根治,但通过系统调理可有效控制,提升生活质量。平时注意情绪舒畅,药渣可煮沸用于外洗,辅助止痒。”
精于辨证,专注顽疾慢病
在临床实践中,周时高教授将“辨证论治”贯穿始终,尤其针对风湿免疫病和代谢性疾病患者。他强调“病证结合、身心同调”,既重视检验指标和病理变化,也关注舌脉、体质、情志与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从类风湿关节炎的痹证调理、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湿热瘀阻分型论治,到糖尿病和脂肪肝的脾虚痰浊辨证;从顽固性失眠的心肝调和、湿疹皮炎的凉血疏风,到慢性咳喘的肺脾肾统筹,周时高教授以多年临证经验,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饮食、运动、季节调摄等全方位健康管理建议。
他常说“治本病,也要治人”,因此在跟进复诊患者时,总会细致询问用药反应、症状变化、情绪起伏甚至二便、出汗等细节,从而及时调方,动态优化治疗。这种既深入病机、又贴近生活的诊疗模式,使他在疑难风湿病、代谢综合征及各类慢性病管理方面成效显著,广受患者信赖和业界赞誉。
专 家 简 介
周时高 | 主任医师
教授/龙华名中医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含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原内科主任兼中医示范科主任、龙华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科带头人兼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基层中医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传统医学工程协会膏方分会会长,上海市徐汇区医学会全科与老年医学专委会副主委等职。
先后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上海市科委、申康中心和市卫健委(市卫生局)等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本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编委国家卫计委“十二五”规划教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1部,出版专著1部,主编、副主编专著多部,参编专著10余部。先后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
擅长:风湿免疫、代谢类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干燥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银屑病性关节炎、顽固性湿疹与各类过敏症);代谢综合征与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痛风等;顽固性失眠、心悸、咳喘、头痛、耳鸣、盗汗、中风后遗症等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与慢病健康管理。
【近期坐诊时间】:9月18日(周四下午)
预约方式:号源有限,有诊疗需求的患者,可拨打80886688电话预约,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自助预约↓↓
官方微信号
在线挂号查询
官方咨询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782号 苏ICP备14014927号-1
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市肺科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