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优质服务示范医院 南通市卫健委直属公立三级医院
· 全国人文关怀示范医院 急救电话:0513-80886205;服务热线:0513-80886688
95岁老人胸闷气短竟是“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多学科联手抢回生机
发布日期:2025-09-30 18:54:00

  一次看似平常的"胸闷气短",竟暗藏致命危机——95岁的李爷爷(化名)因阵发性胸闷、气短加重伴咳嗽、下肢水肿找到南通六院老年医学科吴桂华主任就诊,考虑到有血栓的可能,遂收入院。入院后检查结果让所有医护人员心头一紧:D-二聚体飙升至正常值13倍以上、左侧股浅静脉中下段血栓形成,双侧肺动脉分支多发栓塞,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小毛病"背后的致命隐患

  一年多来,李爷爷总觉胸口发闷、喘不上气,尤其是近一周,不适感明显加重,还新添了咳嗽、双下肢轻度水肿的症状。在家属陪同下,他来到南通六院老年医学科。吴桂华主任一边耐心询问病史,一边为老人细致查体——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其实早已是"多病缠身":冠心病、心力衰竭、腔梗、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史,让他的身体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老机器"。

  更危急的是住院后的后续检查数据:血液检测显示D-二聚体高达6.8mg/L,BNP(心衰标志物)涨至2586pg/mL;下肢血管彩超直接发现"元凶"——左侧股浅静脉中下段血栓形成!医生当即安排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发现:老人的双侧肺动脉分支内多发栓塞,血栓随时可能脱落堵塞肺动脉主干,引发猝死!

  "这种情况就像身体里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高龄叠加多基础病,每分每秒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吴桂华介绍,肺栓塞是临床致死率极高的急症,而李爷爷的高龄、多器官基础病更是雪上加霜,必须立即干预!

  多学科接力,筑牢"生命防线"

  时间就是生命!吴桂华主任和张洁主治医师一边迅速向家属说明病情严重性,一边紧急联系介入科会诊。介入科喻四龙主任接到通知后火速到场,评估后决定通过"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为老人紧急"拆弹"——在老人下腔静脉中放置一个滤器,像"拦截网"一样挡住下肢静脉的血栓,防止它们继续流向肺部,为后续治疗争取关键时间。

  征得家属同意后,喻主任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精准引导下,以娴熟技术快速完成手术。与此同时,吴桂华主任团队同步启动综合治疗:抗凝药物溶解血栓、调脂稳斑块保护血管、止咳化痰平喘缓解呼吸困难、利尿减轻下肢水肿、改善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每一项治疗都紧盯老人高龄、多基础病的特点精准调整。

  术后李爷爷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原本急促的呼吸慢了下来,胸闷气短明显减轻,咳嗽频率下降,双下肢水肿逐渐消退;复查指标显示D-二聚体从6.8mg/L降至3.58mg/L,BNP从2586pg/mL降至227pg/mL(正常范围内),精神状态焕然一新。经过十余天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李爷爷于月初顺利出院回当地继续康复治疗。"多亏了这里的医生,把我爸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出院前,李爷爷的儿子连连道谢。

  医生提醒:老年人出现这些症状别硬扛!

  吴桂华主任强调:胸闷气短、不明原因咳嗽、单侧下肢肿胀或疼痛,可能是肺栓塞或深静脉血栓的信号,尤其对有冠心病、心衰等基础病的老年人来说,这些看似"小毛病"的症状,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大警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守护健康晚年。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有血栓?

  

图片

 

  老年人之所以容易形成血栓,和以下3个因素有关:

  1.血液流动变慢:老年人活动量减少,久坐、卧床时间变长,都会让血液在血管里流动变慢,容易淤积形成血栓。

  2.血管壁有损坏:老年人的血管弹性逐渐下降,血管壁容易受损、变粗糙,就像 “生锈的水管”,血液流经时更容易附着形成血块。

  3.血液黏稠度增加: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病,这些疾病会让血液变得更黏稠;另外,脱水及药物影响,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

  血栓都爱在哪里“出没”?

  “所在地”不同,危害也不同?

  下肢血管:最常见的血栓部位,尤其是下肢深静脉(如下肢股静脉、腘静脉)。早期可能只是下肢轻微肿胀、发麻、温度升高,按压时小腿有疼痛感。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肺动脉栓塞。

  肺部血管:即肺动脉栓塞,多是下肢或盆腔等部位的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流到肺部所致,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出现休克,是老年血栓患者中致死率较高的类型。早期症状容易和感冒、心衰混淆,需特别警惕。

  脑部血管:脑部血管形成血栓会引发脑梗塞(中风),出现头晕、肢体麻木、说话不清、偏瘫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心脏血管:心脏血管内的血栓会堵塞冠状动脉,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症状,危及生命。

  这类老年人,警惕血栓“找上门”

  1.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病;

  2.长期卧床、活动量极少;

  3.近期做过手术、受过外伤;

  4.肥胖、吸烟;

  5.喜欢久坐,超过4小时不活动;

  6.有血栓家族史或既往得过血栓。

  日常预防血栓,这5点要做好

  多活动,避免久坐久卧

  有行走能力的老人,每天散步20-30分钟;

  卧床的老人,可在家人或护士帮助下,定时翻身、活动脚踝、按摩小腿肌肉。

  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

  每天喝水1500-2000毫升,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宜。天气炎热,或发烧、腹泻时,更要适当多补水。

  控基础病,减少血管损伤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老年人,要严格遵医嘱吃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将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

  清淡饮食,让血管 “更健康”

  日常饮食少吃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的食物。

  戒烟、戒酒,避免进一步加重血管问题。

  警惕早期信号,及时就医

  下肢突然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变高;

  莫名胸闷、气短、咳嗽、呼吸困难;

  突发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

地 址: 南通市永和路881号 咨询电话: 0513-80886688、0513-80886699

官方微信号
在线挂号查询

官方咨询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782号  苏ICP备14014927号-1

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市肺科医院)版权所有